名称:甜茶苷
品牌: Medlife
CAS号:64849-39-4
货号:PC75406
规格:20mg 价格:¥141.25
链接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69100.html
在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理学交叉领域,Pinoresinol Diglucoside(PDG,CAS号:63902-38-5)作为杜仲(Eucommia ulmoides)等植物的核心活性成分,凭借其独特的双环氧木脂素结构和广泛的药理活性,正成为神经保护、抗肿瘤、代谢调节及骨健康研究的热点分子。本文将从其化学特性、核心科研应用及实验优化策略三方面,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指南。
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,Rubusoside(甜茶苷,CAS号:64849-39-4)凭借其独特的二萜糖苷结构、超强甜味(蔗糖的300倍)及多元生物活性,正成为食品科学、药理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。本文将从其化学特性、核心科研应用及产业化前景三方面,为科研工作者与行业开发者提供全面洞察。
一、Rubusoside的化学本质与基础特性
Rubusoside是一种二萜糖苷类化合物,分子式为C₃₂H₅₀O₁₃,分子量642.73,主要提取自中国广西、贵州等地的甜茶(Rubus suavissimus S. Lee)叶片。其核心特性包括:
甜味特性:甜度为蔗糖的300倍,且无后苦味,热稳定性优异(120℃下稳定),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的理想替代品。
溶解性:易溶于水、乙醇,可通过超声助溶进一步提高溶解效率,适合作为增溶剂使用。
稳定性:密封避光保存于2-8℃,长期储存建议-20℃分装,避免反复冻融导致降解。
纯度标准:科研级产品纯度≥98%(HPLC),提供完整图谱(HPLC、MS、NMR)及质检报告。
二、核心科研应用方向
1. 天然甜味剂与食品健康研究
Rubusoside作为零热量天然甜味剂,正推动食品工业向“减糖不减甜”转型:
代谢综合征干预:在动物实验中,Rubusoside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体重、血糖及血脂水平,其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(如增加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丰度)和抑制脂肪合成相关基因(如FAS、ACC)表达有关。
糖尿病管理:Rubusoside通过抑制α-葡萄糖苷酶活性,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,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,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干预提供新策略。
感官评价优化:与赤藓糖醇、三氯蔗糖等甜味剂复配,可掩盖人工甜味剂的后苦味,提升低糖食品的接受度。
2. 药理活性与疾病治疗探索
Rubusoside的多元生物活性使其成为药理学研究的“多面手”:
抗血管新生与抗癌:Rubusoside可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,阻断肿瘤营养供应。在乳腺癌模型中,其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(G0/G1期)和凋亡(Caspase-3激活),显著抑制MCF-7细胞增殖。
抗过敏与抗哮喘:Rubusoside通过抑制Th2细胞分化及IL-4、IL-5等细胞因子释放,减轻卵清蛋白(OVA)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,为过敏性哮喘治疗提供天然药物候选。
抗氧化与抗炎:Rubusoside可清除DPPH自由基,降低LPS诱导的RAW264.7巨噬细胞中NO、TNF-α和IL-6的分泌,缓解炎症反应。
3. 合成生物学与工业底盘细胞构建
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,Rubusoside的生物合成路径正被逐步解析:
酵母工程菌构建:通过异源表达甜茶中的UDP-糖基转移酶(UGT)基因,实现Rubusoside在酿酒酵母中的从头合成,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绿色途径。
代谢通路优化:结合CRISPR-Cas9基因编辑技术,敲除竞争性分支通路基因(如CYP450酶),可提高Rubusoside的合成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
三、产业化前景与实验优化策略
1. 市场应用潜力
食品行业:Rubusoside已应用于无糖饮料、乳制品、烘焙食品等领域,满足消费者对“天然、健康、低糖”的需求。
医药领域:其抗癌、抗炎活性为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先导化合物,尤其适用于代谢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。
化妆品行业:Rubusoside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抗衰老护肤品的功能成分,可替代部分化学防腐剂。
2. 实验优化建议
溶解与给药:建议使用DMSO或热水配制储备液(浓度≤50 mM),动物实验给药体积控制在100 μL/20g小鼠,避免溶剂毒性。
细胞实验:Rubusoside在Caco-2细胞中的渗透性较低,可结合纳米载体(如脂质体)或透膜增强剂(如EDTA)提高吸收效率。
质量控制:采用HPLC-ELSD检测,以C18色谱柱分离,乙腈-水(含0.1%甲酸)为流动相,检测波长210 nm。
Rubusoside以其“甜味+健康”的双重优势,正引领天然产物研究从基础科学向产业应用转化。无论是探索其代谢调控机制,还是开发新型低糖食品或药物,Rubusoside都将成为科研与产业界的“关键纽带”。
订购请致电: 400-086-2158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691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