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动态
发布日期:2025/8/27 10:44:00

在天然药物化学、药理机制研究及功能食品研发领域,从石榴皮、核桃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,因兼具生物安全性与多效药理活性,成为探索疾病干预与健康保障的重要方向。Punicalin(没食子酸 punicalin,属没食子鞣质类化合物) 作为代表性天然多酚类成分,凭借极强的抗氧化能力、显著的抗炎活性及对代谢、神经等系统的保护作用,成为科研人员解析天然成分作用机制、构建疾病干预模型、开发创新活性产品的 “优质工具”,为从基础药理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多场景需求提供关键支持。​

 

三大核心科研场景,释放 Punicalin 应用价值​
氧化应激与炎症机制研究的 “活性探针”:在细胞与动物层面的氧化损伤、炎症反应模型中,Punicalin 是验证 “抗氧化 - 抗炎” 协同作用的理想试剂。例如,在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,10-50μM Punicalin 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(TNF-α、IL-6)表达(下调 40%-65%),同时通过激活 Nrf2/HO-1 通路提升抗氧化酶(SOD、GSH-Px)活性(增加 2-3 倍),降低 ROS 与 MDA 水平(减少 50% 以上),清晰呈现其 “清除自由基 - 抑制炎症信号” 的双重作用机制;在 D - 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衰老模型中,灌胃给予 20-100mg/kg Punicalin 8 周后,肝脏、脑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显著改善,且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 35%,为揭示天然成分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体内实验依据。​
代谢与脏器保护实验的 “干预试剂”:在糖尿病、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及肝、肾损伤模型中,Punicalin 可用于探索天然成分对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。例如,在链脲佐菌素(STZ)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,Punicalin 干预可降低空腹血糖(下降 30%-40%),改善胰岛素抵抗(HOMA-IR 指数降低 25%),同时减少肾脏肾小球系膜增生与基底膜增厚,下调肾损伤标志物(Scr、BUN)水平(降低 35% 以下),为研究天然成分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新方向;在四氯化碳(CCl₄)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,Punicalin 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(α-SMA 表达下调 50%),减少胶原蛋白沉积,同时提升肝组织抗氧化能力,使肝损伤病理评分降低 40%,为解析天然成分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关键数据。​
天然活性产品研发的 “先导成分”:在功能食品、化妆品及天然药物的开发中,Punicalin 是评估活性、优化配方的核心成分。例如,在抗氧化功能食品研发中,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(DPPH、ABTS 自由基清除实验)验证,Punicalin 的自由基清除能力(EC₅₀ 约 5-10μM)显著优于维生素 C(EC₅₀ 约 20-30μM),且经动物实验证实可提升血清抗氧化能力,为产品功效宣称提供实验支撑;在皮肤护理活性成分研究中,Punicalin 可抑制 UVB 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(凋亡率降低 40%),减少 MMP-1 表达(抑制胶原降解),同时降低皮肤炎症反应,为开发天然防晒、抗衰护肤品提供活性依据;在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中,Punicalin 及其衍生物(如乙酰化修饰产物)的活性测试,可助力开发高效、低毒的创新药物,例如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原成分提升 2 倍,为抗肿瘤天然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。​

 

科研级优势,保障实验可靠性​
高纯度与结构确证:纯度≥98%(HPLC 检测,归一化法),通过质谱(MS)、核磁共振(¹H-NMR、¹³C-NMR)确证化学结构,不含没食子酸、鞣花酸等杂质(含量<0.5%),避免杂质对药理活性检测的干扰,实验重复性高(批间 CV 值<3%)。​
良好溶解性与稳定性:易溶于甲醇、乙醇、DMSO(溶解度≥15mg/mL),可通过 0.5% CMC-Na 或吐温 - 80 助溶配制为水相实验用液;固体状态下室温避光储存可稳定 24 个月,DMSO 溶液 - 20℃保存 6 个月内活性无显著下降,满足长期实验需求。​
多场景适配性:兼容细胞实验(贴壁 / 悬浮细胞)、动物模型构建(灌胃、腹腔注射)、分子机制研究(Western blot、qPCR、流式细胞术)及体外活性检测(抗氧化、抗炎活性测定),可与其他天然成分(如姜黄素、绿原酸)联用探索协同作用,支持从基础机制解析到应用产品研发的全流程研究。​

 

从天然成分药理机制解析到代谢疾病干预,再到活性产品开发,Punicalin 以 “强活性 + 高安全性 + 多效性” 的核心优势,成为天然药物与功能研究领域的优质试剂。深入挖掘天然成分的科研价值,从选择高纯度 Punicalin 开始!

 

订购: 400-086-2158
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69085.html

上一篇:NAD+:细胞生命活动的 “能量枢纽”,解锁衰老、代谢与细胞功能研究新维度 下一篇:ddCTP:核酸分子生物学研究的 “链终止利器”,解锁 DNA 测序与精准突变分析新可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