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动态
发布日期:2025/7/16 10:11:00

在免疫调控与分子生物学的科研领域,聚胞苷酸(PolyC)正以 “天然核酸类免疫激活分子” 的身份,成为连接抗病毒免疫研究与基因表达调控的 “多功能科研工具”!这种由胞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聚核苷酸,凭借强大的免疫刺激活性与核酸结合能力,从抗病毒机制解析到基因递送载体开发,为科研人员提供 “高效、可控、低毒” 的研究模型,推动免疫调节与基因工程领域的机制探索与应用转化!​

 

分子特性:核酸功能的 “双重优势”​
聚胞苷酸的核心价值源于结构与功能的协同特性:​
强效免疫激活能力:可被 Toll 样受体 3(TLR3)特异性识别(结合常数 KD≈50nM),激活下游 NF-κB 与 IRF3 通路,诱导 I 型干扰素(IFN-α/β)和促炎因子(IL-1β、IL-12)大量分泌(浓度可达未处理组的 5-10 倍),且活性与分子量正相关(最佳长度 200-500nt);​
核酸结合与调控功能: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聚腺苷酸(PolyA)形成稳定双链(Tm 值 50-70℃),可保护 mRNA 3' 端 PolyA 尾不被核酸酶降解,延长其半衰期(从 4 小时延长至 12 小时以上),同时能调控核糖体结合效率,影响翻译起始;​
生物相容性与可修饰性:天然核酸骨架赋予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(无明显免疫原性),可通过化学修饰(如磷酸化、荧光标记)增强稳定性或赋予追踪功能,且能与脂质、聚合物形成复合物,提升细胞摄取效率(摄取率较游离状态提升 3-5 倍)。​

 

三大核心科研应用场景:从免疫调节到基因工程​
1. 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​
在感染与免疫研究中:​
天然免疫激活通路验证:在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中,聚胞苷酸可模拟病毒双链 RNA(dsRNA)触发免疫应答,IFN-β mRNA 表达量可提升 10-20 倍,通过 TLR3 敲除实验对比,能明确其依赖 TLR3 的激活机制 —— 该模型为研究病毒感染早期免疫应答提供 “可控触发源”;​
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:构建以聚胞苷酸为刺激源的抗病毒药物筛选体系,通过检测 IFN-α 分泌量或病毒抑制率,评估候选药物的免疫调节活性,在抗流感药物筛选中,该体系可将活性化合物检出效率提升 40%,且重复性(RSD)<8%。​
2. 基因表达调控与 mRNA 稳定研究​
在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中:​
mRNA 稳定性调控验证:将聚胞苷酸与 mRNA 通过碱基配对结合,可在体外转录体系中显著提升 mRNA 的稳定性(37℃下核酸酶降解率降低 60%),且不影响其翻译活性(荧光素酶表达量保持率>90%),用于研究 mRNA 降解机制与翻译效率的关联;​
非编码 RNA 功能探索:作为聚胞苷酸结合蛋白(如 PCBP)的特异性配体,可竞争性抑制其与靶标 RNA 的结合,通过检测靶基因表达变化,验证非编码 RNA 在细胞增殖、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—— 在肝癌细胞中,该方法证实 PCBP1 通过结合 mRNA 3'UTR 促进细胞增殖。​
3. 核酸递送与疫苗佐剂研究​
在基因工程与疫苗开发中:​
疫苗佐剂增强效果:作为核酸类佐剂与灭活病毒疫苗联用,可显著提升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(提升 2-3 个数量级),并促进 Th1 型免疫应答(IFN-γ 分泌增加 5 倍),在新冠疫苗动物实验中,可使保护率从 60% 提升至 85%;​
基因递送载体修饰:与脂质纳米粒(LNP)结合形成复合载体,聚胞苷酸的负电荷可中和 LNP 表面正电荷,降低细胞毒性(细胞存活率从 60% 升至 85%),同时其免疫激活特性可增强基因编辑工具(如 CRISPR/Cas9)的递送效率。

 

订购请致电: 400-086-2158
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917343.html

上一篇:HEPES:科研实验 “pH 守护神”,从细胞培养到分子反应的稳定基石! 下一篇:Medicarpin:天然活性 “多面手”,解锁抗炎、抗肿瘤与植物抗病研究新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