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菊三七
品牌: Medlife
货号:PC82529
规格:1g/价格:¥253.00
链接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76148.html
菊三七(Gynura japonica (Thunb.) DC.),又名土三七、血当归,作为传统中草药,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《本草纲目》。现代研究表明,菊三七富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(PAs)、黄酮类、多糖及三萜类化合物,其中以菊三七素(Gynurin)为核心的活性成分,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、肝保护及抗炎活性,正成为肿瘤学、肝病学及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。
核心科研价值:双靶点协同,多机制调控
抗肿瘤:诱导凋亡与抑制转移
菊三七素通过调控Bcl-2/Bax蛋白比例,激活Caspase-3/9级联反应,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。同时,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(如槲皮素)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-2/9)活性,阻断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。
实验数据:
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,菊三七提取物(50 μg/mL)处理48小时后,细胞凋亡率达58.7%(流式细胞术检测),显著高于顺铂(42.3%)。
小鼠肺转移模型显示,菊三七素(100 mg/kg)可减少肺转移结节数量达73%,且未引起体重下降等副作用。
肝保护:抗氧化与抗炎双效
菊三七多糖可通过清除自由基(DPPH法IC50=12.4 μg/mL)、上调Nrf2/HO-1通路,减轻四氯化碳(CCl4)诱导的肝纤维化。其吡咯里西啶生物碱(经结构修饰后)可抑制NF-κB信号通路,降低炎症因子(TNF-α、IL-6)表达。
动物实验:
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,菊三七提取物(200 mg/kg)连续给药28天,血清ALT/AST水平降低61%,胶原沉积面积减少54%。
多场景科研应用: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前开发
肿瘤机制研究工具
菊三七素可作为研究线粒体凋亡通路与EMT(上皮-间质转化)的关键分子探针,用于解析肿瘤耐药性形成及转移机制。
肝病模型构建
基于其肝保护活性,可开发CCl4或D-GalN/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,用于评估药物保肝效果及作用机制。
天然药物开发平台
菊三七提取物中的多靶点成分(抗肿瘤+保肝)为联合疗法提供天然组合方案,尤其适用于肝癌等肝代谢相关肿瘤的研究。
3D类器官与PDX模型验证
在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(PDX)模型及肝类器官中,菊三七提取物展现出与2D细胞实验一致的高效抗肿瘤及保肝活性,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可靠数据。
科研级品质保障
标准化提取: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与大孔树脂纯化技术,确保菊三七素含量≥15%(HPLC检测),多糖含量≥30%。
低毒性改良:通过结构修饰降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遗传毒性,保留其抗炎活性,符合国际生物安全标准(GLP/GMP)。
稳定供应:年产能达500公斤,支持全球科研机构定制化包装与批量采购。
合规性:提供完整COA(分析证书)、MSDS(安全数据表)及毒理学报告。
订购:400-086-2158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76148.html

沪公网安备310114020106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