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肿瘤代谢研究、免疫治疗协同及抗衰老领域,L-天冬酰胺(L-Asparagine)正以“非必需氨基酸”的身份,成为科研人员破解生命奥秘的核心工具。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治疗的关键靶点,其独特的代谢调控机制为癌症治疗、免疫增强及衰老干预提供了全新策略。
一、科学原理:代谢依赖与靶向干预
L-天冬酰胺是人体内20种常见氨基酸之一,虽可通过天冬酰胺合成酶(ASNS)自主合成,但某些癌细胞(如ALL细胞)因ASNS表达缺失,高度依赖外源性L-天冬酰胺生存。这一特性为代谢干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:
L-天冬酰胺酶(L-Asparaginase):通过催化L-天冬酰胺水解为L-天冬氨酸和氨,显著降低血浆中L-天冬酰胺水平,从而“饿死”依赖外源性供给的癌细胞。临床数据显示,该酶对ALL缓解率超50%,缓解期达1-9个月,且对恶性淋巴瘤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也有疗效。
代谢重编程与免疫协同:最新研究表明,限制L-天冬酰胺摄入可增强CD8+T细胞抗肿瘤活性。通过剥夺L-天冬酰胺,T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增强效应功能,提升PD-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疗效。鼻咽癌临床研究中,L-天冬酰胺酶与PD-1抑制剂联用,显著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。
二、核心优势:精准、高效、多场景适配
代谢调控的精准性
L-天冬酰胺的代谢依赖性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“理想靶点”。p53缺失的肿瘤细胞通过上调ASNS表达维持高水平天冬酰胺,促进肿瘤生长。针对这一机制,L-天冬酰胺酶可特异性阻断癌细胞代谢通路,为p53缺陷型肿瘤提供新治疗思路。
免疫治疗的“增效器”
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PD-1/PD-L1)治疗中,L-天冬酰胺通过调控LKB1-AMPK信号通路,影响肿瘤细胞存活和代谢适应能力。联合用药可克服免疫耐药性,为多种癌症治疗提供新策略。
抗衰老与肠道稳态维护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发现,L-天冬酰胺通过激活自噬-溶酶体信号通路,抑制肠道干细胞衰老,维持肠道屏障功能,并延长果蝇寿命。这一发现为衰老相关疾病(如肠道功能紊乱、代谢综合征)的干预提供了新方向。
三、科研应用:覆盖全生命周期研究
肿瘤代谢机制研究
探索p53缺失与肿瘤代谢异常的关系,揭示天冬酰胺代谢重组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。
利用类器官模型研究L-天冬酰胺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,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。
药物开发与联合治疗
开发新型L-天冬酰胺酶突变体(如L265W),提升酶活力及热稳定性,降低临床用药剂量和副作用。
探索L-天冬酰胺酶与化疗、免疫治疗、靶向药物的联用方案,优化癌症综合治疗策略。
衰老与干细胞研究
通过果蝇、小鼠类器官模型,研究L-天冬酰胺对肠道干细胞功能、肠道屏障及寿命的影响。
开发基于L-天冬酰胺的抗衰老干预手段,延缓年龄相关疾病进展。
订购:400-086-2158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1296344.html

沪公网安备310114020106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