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动态
发布日期:2025/8/26 13:49:00

在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及代谢医学研究领域,腺嘌呤作为核酸(DNA、RNA)的核心碱基之一,是构成生命遗传信息载体、参与能量代谢(如 ATP 合成)及信号传导的关键分子。盐酸腺嘌呤(Adenine HCl)凭借其良好的水溶性、高纯度及明确的生物活性,成为科研人员构建细胞培养体系、开展核酸相关实验、解析嘌呤代谢机制的 “基础试剂”,为从分子层面到细胞层面的多领域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物质支持。​

 

三大核心科研场景,解锁基础分子研究潜力​
细胞培养与增殖的 “营养补充剂”:在哺乳动物细胞、微生物(如酵母菌、大肠杆菌)培养中,盐酸腺嘌呤是合成核酸与 ATP 的必需前体,可弥补细胞自身合成不足,保障细胞正常增殖与功能。例如,在杂交瘤细胞培养中,添加 20-50μM 盐酸腺嘌呤可显著提升细胞密度(增加 40%-60%),同时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分泌量(提升 30% 以上),尤其适合高密度培养体系;在酵母营养缺陷型菌株(腺嘌呤缺陷型)研究中,盐酸腺嘌呤可作为选择性培养基的关键添加成分,精准筛选目标菌株(仅缺陷型菌株在含该试剂的培养基上生长),为酵母遗传学实验(如基因敲除、蛋白互作研究)提供高效筛选工具,且浓度可控(通常添加 10-20μg/mL),避免营养过剩导致的细胞代谢紊乱。​
分子生物学实验的 “核心原料”:在核酸合成、PCR 扩增及体外转录 / 翻译体系中,盐酸腺嘌呤是制备 dATP(脱氧腺苷三磷酸)、ATP(腺苷三磷酸)的基础原料,为核酸分子构建提供关键碱基单元。例如,在体外 DNA 合成实验中,以盐酸腺嘌呤为前体合成的 dATP,可精准掺入 DNA 链中,通过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后,用于 DNA 测序(如 Sanger 测序)、DNA 探针制备等实验,其高纯度(≥99%)可确保合成的核酸无碱基错配(错误率<0.1%);在 PCR 反应体系优化中,基于盐酸腺嘌呤制备的 dNTP 混合物(含 dATP、dTTP、dCTP、dGTP),可提升 PCR 扩增效率(产物 yield 增加 2-3 倍),尤其适合高 GC 含量模板的扩增,为基因克隆、基因表达分析等实验提供稳定的反应基础。​
嘌呤代谢与疾病机制的 “研究探针”:在嘌呤代谢紊乱相关疾病(如痛风、Lesch-Nyhan 综合征)研究中,盐酸腺嘌呤可用于构建体外代谢模型,解析代谢通路异常机制及药物干预效果。例如,在痛风细胞模型(尿酸钠结晶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)中,100-200μM 盐酸腺嘌呤可模拟体内嘌呤过量状态,诱导细胞内尿酸生成增加(提升 50% 以上),同时激活 NLRP3 炎症小体(IL-1β 释放增加 2 倍),为研究痛风炎症发作机制提供体外模型;在嘌呤代谢酶(如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APRT)活性检测中,盐酸腺嘌呤作为底物,可通过测定产物 AMP 的生成量量化酶活性(检测限低至 0.1U/mL),用于诊断 APRT 缺乏症相关疾病模型,或筛选调节嘌呤代谢的药物(如某抑制剂可使 APRT 活性降低 40%,减少腺嘌呤蓄积)。​

 

科研级优势,保障实验可靠性​
高纯度与水溶性:纯度≥99%(HPLC 检测),不含鸟嘌呤、次黄嘌呤等嘌呤类杂质(含量<0.1%),避免对核酸合成、酶活检测的干扰;易溶于水(溶解度≥50mg/mL,pH 2.0-3.0),无需有机溶剂助溶,可直接配制为细胞培养用液或反应缓冲液,操作便捷且无细胞毒性(100μM 浓度处理 24 小时,细胞存活率>95%)。​
优异稳定性与批次一致性:固体状态下室温避光储存可稳定 36 个月,水溶液 4℃保存 1 个月内浓度无显著下降,反复冻融(-20℃/ 室温)10 次仍保持 90% 以上活性;批间杂质含量差异<0.05%,确保不同批次实验结果的重复性(CV 值<2%)。​
多场景适配性:兼容细胞培养(贴壁 / 悬浮细胞、微生物)、分子生物学实验(PCR、DNA 合成、酶活检测)、代谢模型构建等平台,可与其他核苷酸、酶试剂(如 DNA 聚合酶、激酶)协同使用,支持从基础实验到疾病机制研究的全流程应用。​
从细胞营养补充到核酸分子合成,再到嘌呤代谢疾病机制解析,盐酸腺嘌呤以 “基础核心 + 高可靠性” 的优势,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试剂。深入探索生命分子机制,从选择优质的基础原料开始!

 

订购:400-086-2158

来源:https://www.med-life.cn/product/728444.html

上一篇:p - 甲酚硫酸盐(p-Cresyl sulfate):尿毒症毒素研究的 “核心探针”,解码肾脏疾病与代谢紊乱奥秘 下一篇:黄芪甲苷(Astragaloside IV):天然活性成分研究的 “多能探针”,解码药理机制与疾病干预新方向